杨树谷胱甘肽硫转移酶基因家族的功能分化模式

2010-02-05

       真核生物基因组的特点之一就是大部分基因家族组成庞大,众多家族成员拷贝如何能在进化历程中被保留下来,功能上有何意义,功能分化的机制又是什么?这些问题是进化生物学研究的核心。曾庆银等以杨树(Populus trichocarpa)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基因家族为例,通过整合杨树基因组全部81个GST基因的系统发育关系、基因表达模式、酶底物特异性、酶动力学和蛋白质三维结构数据,在不同层次上系统性地揭示了该基因家族的功能分化模式及其分化机制。通过大量的功能数据,该研究揭示了不同层次上的亚功能化是重复基因被保留的主要机制,进而导致大基因家族的形成。这一研究结果已在Plant Cell杂志发表(Plant Cell, 2009),该杂志同时为这项研究写了一篇In Brief向读者重点推荐该项研究成果。

杨树15个tau GST基因的系统发育关系(A)、基因组结构进化历史(B)、基因表达模式(C)和蛋白质三维结构(D)


附件下载:

位于北京西部香山脚下的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是我国系统与进化生物学领域的第一个重点实验室

版权所有 © 系统与进化植物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ICP备16067583号-12 网站管理

联系我们

  •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 香山南辛村20号
  • 邮编:100093
  • 电话:010-6283 6086
  • 传真:010-6283 6095
  • 电邮:lseb@ibcas.ac.cn

语言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