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植物研究所首届植物分类与鉴定高级研习班成功举办

2013-07-18

6月23日至30日由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系统与进化植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办,北京百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协办的首届“植物分类与鉴定高级研习班”在北京举行。来自国内各级自然保护区、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及植物园、检验检疫等54家单位的97名学员参加了研习班学习。该研习班是中国科学院北京分院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植物学基础培训项目之一。

本次研习班主要目的是提高人们认识自然并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培训农、林、植物保护等相关专业人员认识植物、快速鉴定植物的技能,提升植物分类学为社会服务水平。研习班邀请了包括洪德元院士、王文采院士在内的20位植物分类学专家学者进行授课;课程内容主要涉及植物分类学概论与基础、重要植物类群(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和种子植物)的分类与鉴定,同时也介绍了植物DNA条形码研究的原理和方法及信息化野外工作技巧等相关领域的知识,并向学员展示了生物多样性历史文献图书馆及在线植物志等数字植物研发的最新进展。

研习班还组织学员赴北京百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为期一天的野外综合实习。学员们在带队老师的指导下实践了野外植物识别、植物标本采集与制作、GPS定位与导航、GPS轨迹记录和植物摄影等。

6月30日上午,全体学员参加了结业考核,成绩合格的学员将获得由中科院北京分院国家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颁发的电子结业证书。

为更好地了解和评估培训效果,主办方请每位学员填写了“授课教师评价表”和“培训综合评估表”。学员们都对此次研习班评价较高,认为对今后的工作学习非常有用;但同时也提出了不少中肯的建议,主要在延长培训时长、减少学术报告性质课程、增加实践课程、增强针对性等方面。这些反馈和意见为进一步完善培训课程体系和改进培训服务工作提供重要依据,是今后改进培训计划的重要参考。

通过本次研习班的学习和实践,学员们初步掌握了重要野生植物分类与鉴定的方法和技巧,了解了我国植物分类学的最新进展,对提高自身植物分类与鉴定技能有很大帮助。该研习班计划每年举办一期,致力于推动我国植物分类学人才队伍的建设。

 

  


附件下载:

位于北京西部香山脚下的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是我国系统与进化生物学领域的第一个重点实验室

版权所有 © 系统与进化植物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ICP备16067583号-12 网站管理

联系我们

  •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 香山南辛村20号
  • 邮编:100093
  • 电话:010-6283 6086
  • 传真:010-6283 6095
  • 电邮:lseb@ibcas.ac.cn

语言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