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7月2日,“泛喜马拉雅植物志编研”项目—巴基斯坦考察队赴巴基斯坦北部克什米尔地区进行野外考察。此考察队由系统与进化植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陈之端研究员任队长,成员包括植物所陈文俐、陈又生、金效华副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张景博及北京林业大学张志翔教授、中科院成都生物所高信芬研究员及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李嵘博士等。
考察区域属于喜马拉雅山脉、喀喇昆仑山脉、兴都库什山脉和帕米尔高原的结合地带,有“世界屋脊”之称,地形复杂,雪峰密布、冰川众多、河流纵横,地形与我国横断山区的高山峡谷类似,但更为惊险。刘慎愕先生是我国第一位到喀什米尔进行植物考察的科学家,遗憾的是由于当年条件限制,他采的植物标本几乎散失殆尽,多数已无法研究。
本次考察为中国植物学家第一次较为全面地对克什米尔地区进行植物多样性考察,条件非常艰苦,考察队员不惧艰险,在恶劣的环境中,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共采集植物标本1300余号,3000余份,并针对每号标本收集了DNA材料,对泛喜马拉雅地区西北部的边界划分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通过本次野外考察,实验室和植物所加强了与巴基斯坦相关研究机构在植物学研究领域的长期合作,为下一步开展更广泛、深入的野外考察奠定了基础。此外,本次考察也为《泛喜马拉雅植物志》的编研收集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7月12日,所有在京考察队员在植物所作了考察汇报,并邀请了巴基斯坦大使馆参赞Zamir Ahmed Awan 先生参加。Awan先生对本次中巴联合考察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并期望两国之间能有进一步、更加广泛的合作。
此次考察得到了中科院重点国际合作项目“泛喜马拉雅植物志预研”项目的资助。
巴基斯坦驻华大使馆参赞Zamir Ahmed Awan与洪德元院士会见
考察队员在野外作业